在中职职业语文教学设计比赛中,我有幸获得了《合欢树》这一课题的教学设计一等奖。这节课的设计不仅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还结合了职业教育的特点,旨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文化修养。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文章中的核心词汇和句子含义,掌握散文写作的基本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情感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家庭情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难点则是如何将抽象的思想具体化,并使之成为学生日常行为的一部分。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以一段关于家庭亲情的小故事开始,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合欢树》。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本内容,标记不理解的地方。
3. 分组讨论:根据文章内容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如作者的情感变化、合欢树象征的意义等。
4. 角色扮演:模拟文中人物对话,加深对角色性格及心理活动的理解。
5. 总结升华:回顾整节课的内容,强调家庭和睦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珍惜当下,感恩父母。
四、作业布置
请每位同学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心中的那棵合欢树”,要求结合自身经历谈谈自己对于亲情的看法。
五、板书设计
黑板上可以画一棵合欢树的形象,旁边标注关键词汇如“母爱”、“成长”、“希望”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课堂内容。
通过这样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合欢树》不仅成为了学生们喜爱的一堂课,也让他们学会了用更敏锐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从而更加热爱生命,珍视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