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诗歌的浩瀚星空中,《蓼莪》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首诗出自《诗经·小雅》,是先民情感与智慧的结晶,它以质朴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深切怀念。
《蓼莪》全文如下: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译文如下:
那茂盛的莪草啊,不是莪草而是蒿草。
悲哀啊,我的父母,生养我实在是辛苦。
那茂盛的莪草啊,不是莪草而是蔚草。
悲哀啊,我的父母,生养我实在是劳累。
瓶中的水已经耗尽,这是罍的羞耻。
没有父亲依靠,没有母亲依靠,
出门在外总是忧愁,回家也无所归依。
父亲啊,您生下了我;母亲啊,您养育了我。
您抚摸我,保护我,让我成长,教育我,
照顾我,再看顾我,出入都怀抱我。
我想报答父母的恩德,但这份恩德如天高海深,难以回报!
这首诗通过对比“莪”与“蒿”、“蔚”的不同,象征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表达了诗人对父母深深的思念与愧疚之情。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却能直击人心,让人感受到那种对亲情的无限眷恋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蓼莪》不仅是一首感人的悼亡诗,更是一部关于孝道的经典篇章。它提醒我们,要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每一刻,用心去感受他们的爱,用行动去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让我们铭记这份来自远古的声音,将孝道传承下去,让爱与感恩永远流淌在我们的血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