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记忆中充满温情与欢乐的日子。每到这一天,家里的气氛总是格外浓厚,仿佛连空气都弥漫着粽叶的清香。
清晨,天刚蒙蒙亮,妈妈就已经起床了。她走进厨房,开始准备包粽子的材料。糯米洁白如雪,红枣红润饱满,还有那些翠绿的粽叶,被整齐地摆放在案板上。小时候,我总喜欢趴在厨房门口,看着妈妈灵巧地将粽叶卷成漏斗状,再填满糯米和红枣,最后用细绳扎紧。那熟练的动作让我羡慕不已,于是我也跃跃欲试。尽管我的尝试常常以失败告终——不是糯米撒了一地,就是粽叶散开,但妈妈总是笑着鼓励我:“慢慢来,多试几次就会了。”
除了包粽子,我们家还会在端午节这一天制作艾草香囊。爸爸会去田野里采摘新鲜的艾草,回来后剪成小段,放入布袋中,再加入一些驱蚊的药材。然后,他耐心地教我如何缝制香囊。虽然线头总是打结,布料也常被扎歪,但看着自己亲手完成的作品,心里却充满了成就感。
到了中午,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享用丰盛的午餐。桌上摆放着热腾腾的粽子、香气扑鼻的咸鸭蛋,以及各种应季的小菜。爷爷还会给我们讲关于屈原的故事,让我们明白端午节不仅仅是吃粽子的节日,更承载着对忠臣义士的敬仰之情。听着这些故事,我的心中既感动又自豪。
傍晚时分,我们一家人会一起散步到河边放河灯。一盏盏小小的河灯漂浮在水面上,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如同夜空中繁星点点。妈妈告诉我,这象征着祈福平安、驱除灾祸的美好愿望。望着眼前的景象,我不禁感叹生活的美好,同时也更加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每一个瞬间。
端午节,是一个充满仪式感的日子,也是一个传递爱与温暖的日子。它让我懂得了传统习俗的意义,也让我明白了家庭的重要价值。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不仅品尝到了美味的粽子,还收获了一份份珍贵的情感。愿未来的每个端午节,都能像今年一样温馨而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