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临江之麋文言文阅读答案

2025-06-25 19:25:12

问题描述:

临江之麋文言文阅读答案,有没有大佬在?求高手帮忙看看这个!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25 19:25:12

《临江之麋》是一篇出自唐代柳宗元的寓言小品,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文章通过一只麋鹿在人类环境中逐渐失去本性,最终走向悲剧的故事,揭示了“物极必反”、“骄奢必败”的道理。

一、原文节选

> 临江之人,畋(tián)得麋麑(ní),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摇舌,欲噬之。麋麑不惧,安行自如。主人怜之,曰:“汝虽小,亦可畜。”遂与犬同食。久之,麋麑渐大,日与犬戏,不知其为犬也。后犬有怒,欲逐之。麋麑不知避,竟被犬所噬。

二、阅读理解题及参考答案

1. 文中“临江之人”指的是谁?他做了什么事?

答:

“临江之人”指的是居住在临江地区的人。他打猎时捕获了一只小麋鹿,并将其养在家里。

2. “群犬垂涎,扬尾摇舌,欲噬之”这句话表现了什么?

答:

这句话描写了狗们看到麋鹿时表现出的敌意和攻击欲望,说明它们对这只外来动物并不友好。

3. 麋麑为什么能与犬共处?

答:

因为主人对麋麑心存怜悯,让它与犬同吃同住,时间久了,麋麑逐渐习惯了与犬相处,甚至不再将它们视为敌人。

4. 最终麋麑的结局如何?为什么会这样?

答:

麋麑最终被犬咬死。因为它长期与犬生活在一起,失去了自我保护的能力,当犬真正想要伤害它时,它却毫无防备,最终导致悲剧发生。

5. 这篇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答:

这篇寓言告诫人们不要过分依赖外力或环境,要保持自身的警觉性和独立性。同时,也提醒我们“骄奢必败”,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应有的警惕和自立能力,就容易陷入危险之中。

三、主题思想

《临江之麋》通过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它不仅讽刺了那些因过度依赖他人而丧失本性的行为,也警示人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判断力。文章结构紧凑,寓意深远,是古代寓言中的经典之作。

四、写作启示

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柳宗元善于用具体事例来传达抽象的道理。他在描写动物行为的同时,实际上是在影射人性的弱点。这种“以物喻人”的手法,使文章更具启发性和现实意义。

结语:

《临江之麋》虽短,却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懂得自立、保持警惕,不可因一时的安逸而忽视潜在的危机。这也正是这篇文言文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