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表达;掌握生字词,积累优美语句。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人物形象,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乌塔独立自主、勇敢坚强的品质,激发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独立思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乌塔的性格特点及其行为背后的意义。
- 难点: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思考如何在生活学习中做到自立自强。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相关图片资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有关“乌塔”的背景信息,思考自己对“独立”的看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你有没有一个人独自外出的经历?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名叫‘乌塔’的小女孩,她独自一人游历欧洲,她的经历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2.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进行认读与讲解。
3. 分组讨论: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乌塔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精读探究(20分钟)
1. 整体把握:
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结构,明确乌塔的行为、心理活动及作者的评价。
2. 重点分析:
- 乌塔为什么独自旅行?她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 她在旅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她是如何克服的?
- 作者通过乌塔的故事想表达什么思想?
3. 情感体验:
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片段,体会乌塔的坚定与自信。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小组讨论:
“如果你是乌塔,你会怎么做?你认为一个孩子应该具备哪些独立能力?”
2.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谈一谈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到自立自强。
(五)总结升华(5分钟)
教师总结:乌塔虽然年纪小,但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独立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像她一样,勇敢面对挑战,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六)作业布置
1. 写一篇短文《我心中的“乌塔”》,谈谈你从她身上学到了什么。
2. 预习下一篇文章,尝试找出其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五、板书设计:
```
乌塔
↓
独立自主 → 勇敢坚强 → 自信乐观
↓
启发:自立自强,勇敢追梦
```
六、教学反思(可选)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思考与表达欲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文本内容的结合,提升课堂的实效性。
注:本文为原创教学设计,避免使用常见模板,内容贴近教学实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