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后生晚学的故事

2025-06-30 20:08:50

问题描述:

后生晚学的故事,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解?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30 20:08:50

在偏远的山村里,有一所简陋的小学,校舍是几间低矮的土房,教室里没有电灯,只有几扇小窗透进微弱的光。这里的老师不多,学生也不多,但每一个孩子都带着对知识的渴望。而在这个村子里,有一个名叫阿强的孩子,他就是“后生晚学”的代表。

阿强从小生活在贫困的家庭中,父亲早逝,母亲靠种地和打零工养活他和年幼的妹妹。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他从未抱怨过命运。每天清晨,天还没亮,他就起床帮母亲干活,等到天亮后才背着书包去上学。虽然家境贫寒,但阿强从不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他相信,只要努力读书,就一定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然而,现实并不总是如人所愿。有一次,学校要举行一次重要的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被推荐到县里的重点中学。阿强本以为自己能考上,但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母亲担心他去了县城后吃不惯、住不好,便劝他放弃。那段时间,阿强沉默了很久,像是失去了方向。

直到有一天,一位路过的老教师听说了这件事,主动找到阿强的母亲,说:“孩子有志气,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就放弃了。我愿意资助他一段时间,让他试试看。”这句话像一束光,照亮了阿强的未来。

从那天起,阿强更加刻苦学习。他白天上课认真听讲,晚上就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复习功课。有时候,为了节省电费,他干脆把书本带到田埂上,借着月光看书。他的成绩逐渐提升,最终以全县前十的成绩考入了重点中学。

进入县城后,阿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第一次见到了高楼大厦、公交车,也第一次感受到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但他没有被这些新事物迷惑,反而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既减轻了家庭负担,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多年后,阿强成为了一名工程师,回到家乡,帮助村里修建了新的校舍,还设立了助学基金,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教育。他说:“我曾经是个‘后生晚学’的孩子,但我没有放弃。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没有绝对的起点,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坚持。那些看似落后的人,也许只是起步晚了一些,但只要不放弃,终有一天会迎来属于自己的光芒。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