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化学的复习过程中,工业制碱法是重要的知识点之一,而侯德榜制碱法作为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一项重大科技成果,不仅体现了我国科学家的智慧,也对现代化工生产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将围绕侯德榜制碱法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反应方程式以及相关应用进行系统讲解,并结合典型例题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这一内容。
一、侯德榜制碱法的基本原理
侯德榜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是中国化学家侯德榜在1940年提出的一种改进的苏尔维法(Solvay process)制碱技术。该方法主要用来生产纯碱(碳酸钠,Na₂CO₃),同时副产氯化铵(NH₄Cl)。相比传统的苏尔维法,侯德榜制碱法更加环保、高效,减少了废料排放,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其核心反应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步:
1. 氨盐水的制备: 将二氧化碳通入含有氯化钠和氨的饱和溶液中,生成碳酸氢钠(NaHCO₃)沉淀。
$$
\text{NaCl} + \text{NH}_3 + \text{CO}_2 + \text{H}_2\text{O} \rightarrow \text{NaHCO}_3↓ + \text{NH}_4\text{Cl}
$$
2. 碳酸氢钠的热分解: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
2\text{NaHCO}_3 \xrightarrow{\Delta} \text{Na}_2\text{CO}_3 + \text{CO}_2↑ + \text{H}_2\text{O}
$$
3. 循环利用: 分离出的氯化铵可作为肥料使用,而二氧化碳则被回收用于下一轮反应,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二、工艺流程简述
侯德榜制碱法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1. 原料准备: 使用食盐(NaCl)、氨气(NH₃)、二氧化碳(CO₂)等作为主要原料。
2. 氨盐水制备: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将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形成氨盐水。
3. 碳化反应: 向氨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沉淀。
4. 过滤与洗涤: 将生成的碳酸氢钠固体过滤出来并进行洗涤。
5. 煅烧: 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为纯碱(碳酸钠)。
6. 副产品处理: 分离出的氯化铵可用于农业施肥,部分气体可循环使用。
三、关键知识点总结
| 内容 | 说明 |
|------|------|
| 反应式 | NaCl + NH₃ + CO₂ + H₂O → NaHCO₃↓ + NH₄Cl |
| 原理 | 利用溶解度差异分离产物 |
| 优点 | 节约原料、减少污染、提高效率 |
| 应用 | 工业上大规模生产纯碱和氯化铵 |
四、典型例题解析
例题1:
在侯德榜制碱法中,若向1L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足量的氨气和二氧化碳,理论上最多可生成多少克碳酸氢钠?
解析:
假设食盐水为饱和溶液,浓度约为36g/100mL,即360g/L。
NaCl的摩尔质量为58.5g/mol,因此1L食盐水中NaCl的物质的量为:
$$
n(\text{NaCl}) = \frac{360}{58.5} ≈ 6.15\, \text{mol}
$$
根据反应式,1 mol NaCl对应生成1 mol NaHCO₃,因此生成的NaHCO₃物质的量也为6.15 mol。
NaHCO₃的摩尔质量为84g/mol,故质量为:
$$
6.15 × 84 ≈ 517\, \text{g}
$$
答案: 最多可生成约517克碳酸氢钠。
五、巩固练习
1. 侯德榜制碱法中,为何要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
2. 与传统苏尔维法相比,侯德榜制碱法有哪些优势?
3. 若某工厂每天生产10吨纯碱,试计算需要多少吨氯化钠?
六、小结
侯德榜制碱法作为我国化学工业的重要成就,不仅推动了我国化工产业的发展,也为全球制碱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本节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其基本原理、反应过程及实际应用,为高考化学打下坚实基础。
如需进一步拓展学习,建议查阅《侯德榜传》或相关化工工艺书籍,以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