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干曲其二》的原文赏析及翻译注释】《长干曲其二》是唐代诗人崔颢所作的一首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诗作。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古代民间生活中的纯真情爱。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与人情。
原文: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嫁郎君伴。
十六诵诗书,君子好逑贤。
十七为君妇,峨眉画未全。
十八携素手,笑语入云烟。
十九忽有梦,魂断长干边。
二十已成婚,心事寄君前。
二十一相思,泪湿罗衣衫。
二十二离别,泪洒黄泥岸。
二十三归家日,喜气满庭前。
二十四重逢,笑语如当年。
赏析:
这首诗以女子的口吻,回忆了自己从少女到妻子的成长过程,描绘了一段从青梅竹马到结为连理的浪漫爱情故事。诗中通过“折花”、“骑竹马”、“弄青梅”等细节,生动地刻画了童年时期的天真烂漫,以及两人之间纯洁无瑕的感情。
诗中“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一句,表达了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毫无隔阂。而“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则写出了少女初嫁时的羞涩与紧张,情感细腻真实。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子逐渐成熟,从“诵诗书”到“愿嫁郎君”,再到“峨眉画未全”,展现出她对婚姻生活的期待与憧憬。然而,“十九忽有梦,魂断长干边”又透露出一丝忧伤与不安,暗示着爱情并非一帆风顺。
整首诗结构清晰,层层递进,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是一首极具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翻译注释:
- 妾发初覆额:我的头发刚刚遮住额头,形容年幼。
- 折花门前剧:在门前折花玩耍,表现童年的欢乐。
- 郎骑竹马来:你骑着竹马跑来,指儿时的游戏。
- 绕床弄青梅:围着床玩青梅,象征童年时光。
- 同居长干里:我们住在同一个长干巷子里,表示邻里关系亲密。
- 两小无嫌猜:两个小孩没有一点猜疑,感情融洽。
- 十四为君妇:十四岁就成为你的妻子。
- 羞颜未尝开:害羞得不敢露出笑容。
- 低头向暗壁:低着头面对墙壁,表现羞涩。
- 千唤不一回:即使叫了千遍也不回头,显示害羞之极。
- 十五始展眉:十五岁才开始展露笑容。
- 愿嫁郎君伴:愿意做你的妻子,陪伴你一生。
- 十六诵诗书:十六岁开始读诗书,表现女子的修养。
- 君子好逑贤:君子喜欢有德行的女子。
- 十七为君妇:十七岁正式成为你的妻子。
- 峨眉画未全:眉毛还未画好,形容女子尚未完全成熟。
- 十八携素手:十八岁牵着你的手,象征爱情的升华。
- 笑语入云烟:欢声笑语仿佛飘入云间,表达幸福的感受。
- 十九忽有梦:十九岁时忽然梦见你。
- 魂断长干边:梦醒后心中难过,仿佛魂魄断在长干巷。
- 二十已成婚:二十岁已经结婚。
- 心事寄君前:将心中的事情都告诉你。
- 二十一相思:二十一岁开始思念你。
- 泪湿罗衣衫:泪水打湿了衣裳,表现思念之深。
- 二十二离别:二十二岁被迫分离。
- 泪洒黄泥岸:眼泪洒在黄泥岸边,表达离别的痛苦。
- 二十三归家日:二十三岁回家的日子。
- 喜气满庭前:家中充满喜悦的气息。
- 二十四重逢:二十四岁再次相见。
- 笑语如当年:笑声和当年一样,表现爱情依旧。
总结:
《长干曲其二》是一首以女性视角讲述爱情成长历程的诗作,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它不仅记录了女子从少女到妻子的情感变化,也反映出古代社会中人们对爱情与婚姻的看法。这首诗虽无华丽辞藻,却因其真实感人而流传千古,成为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