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保洁卫生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在医疗环境中,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不仅是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重要因素,更是预防院内感染、保障医患安全的关键环节。为此,医院应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可操作的保洁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清洁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一、管理目标
医院保洁卫生管理的核心目标是:营造整洁、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有效控制和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一个健康、有序的工作与治疗空间。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公共区域、诊疗区域、病房、手术室、实验室、仓库、食堂及后勤办公区域等场所的日常清洁与卫生管理工作。所有参与保洁工作的人员均需遵守本制度的相关规定。
三、职责分工
1. 保洁主管负责制定并监督执行保洁计划,协调各岗位工作,定期检查卫生质量,并对保洁人员进行培训与考核。
2. 各科室负责人应配合保洁部门开展相关工作,确保本科室的清洁卫生符合标准。
3. 保洁人员需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标准完成每日清洁任务,及时处理突发性污染事件,并做好记录。
四、清洁工作规范
1. 日常清洁:包括地面、墙面、门窗、桌椅、卫生间、垃圾桶等设施的清扫与消毒,要求做到无尘、无渍、无杂物。
2. 消毒管理:根据不同的区域和物品,使用合适的消毒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消毒处理,尤其是高风险区域如手术室、ICU、检验科等。
3. 垃圾分类处理:严格按照医疗垃圾、生活垃圾、有害废物等分类标准进行收集、转运和处理,防止交叉污染。
4. 特殊区域管理:如手术室、产房、隔离病房等,需由专人负责,执行更严格的清洁与消毒程序。
五、监督检查与考核
1. 保洁主管应定期组织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检查结果纳入绩效考核。
2. 对于未按要求完成清洁任务或造成卫生问题的保洁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扣罚工资或辞退处理。
3. 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对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培训与教育
医院应定期组织保洁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内容包括:卫生知识、消毒技术、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措施等,提升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七、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医院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各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通过建立健全的医院保洁卫生管理制度,不仅能够提升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更能为患者和医务人员创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