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是培养学生语言感受力和审美情趣的重要载体。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课《现代诗二首》正是这样一组富有情感与画面感的诗歌作品,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引导学生走进诗意的世界。
一、课文原文
《繁星》
——冰心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凡是有光的地方,
都有星星在闪耀;
凡是有香的地方,
都有花儿在开放。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么深邃,
那么宁静,
仿佛能听见星星在低语,
讲述着宇宙的秘密。
《春》
——艾青
春天来了,
风轻轻地吹过山岗,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花朵在阳光下微笑。
河水开始流淌,
鸟儿在枝头歌唱,
孩子们在田野间奔跑,
笑声回荡在蓝天之下。
春天,
是希望的季节,
是生命的开始,
是大自然最温柔的问候。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 学习诗歌中的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等方式,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 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画面。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轻柔的音乐,展示星空和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提问:“你看到这些画面时,有什么样的感觉?”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 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这两首诗分别描绘了什么景象?
3. 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初步感受。
(三)精读品析(20分钟)
1. 《繁星》赏析
- 引导学生找出诗句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哪一颗星没有光?”、“星星在低语”等。
- 讨论:为什么作者会把星光比作星星的光芒?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 《春》赏析
- 分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花朵在阳光下微笑”等句子的拟人化表达。
- 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的景象,用语言描述自己心中的春天。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鼓励学生模仿诗歌的结构,创作一首关于“夏”或“秋”的小诗。
2. 展示部分学生作品,进行交流评价。
(五)总结升华(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强调诗歌的魅力在于它的语言之美和情感之深。鼓励学生多读诗、多写诗,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
五、作业布置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2. 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
六、板书设计
```
现代诗二首
——冰心、艾青
《繁星》:星光、静谧、神秘
《春》:生机、温暖、希望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情感表达:热爱自然、珍惜生命
```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还能在阅读与创作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真正感受到诗歌带来的美好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