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原文

2025-07-03 21:34:55

问题描述: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原文,这个坑怎么填啊?求大佬带带!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3 21:34:55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原文】“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这句话,源自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原句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则是后人对这种精神的一种提炼与升华,表达了在国家危难之际,个人应勇于挺身而出、不惜牺牲生命的高尚情操。

这句话虽非出自《报任安书》的原文,但其内涵却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忠君爱国”的思想体系之中。它体现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调个体在面对国家大义时,不应因个人安危而退缩,而应以国家利益为重,甚至不惜献出生命。

在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正是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前赴后继地投身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之中。从屈原投江明志,到岳飞精忠报国;从文天祥宁死不屈,到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些英雄人物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精神内核。

在现代社会,虽然战争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是科研人员在关键技术领域攻坚克难,还是基层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默默奉献,亦或是普通公民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都是这种精神的延续与体现。

我们常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个人都应该树立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意识,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和平年代,也许不需要我们像古人那样抛头颅、洒热血,但依然需要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国家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不仅仅是一种口号,更是一种信仰和行动指南。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国家和民族的大是大非问题时,要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总之,这句话所传递的不仅是忠诚与勇敢,更是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谊。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书写属于自己的忠诚篇章。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