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导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一、学习目标
1. 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理解其思想情感。
2. 掌握本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特点。
3. 理解作者归隐田园的心路历程,体会其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4. 品味文章的语言风格,感受其抒情性与哲理性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二、文本梳理
《归去来兮辞》是东晋诗人陶渊明辞官归田后所作的一篇抒情小赋。全文以“归去来兮”为开头,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文中通过描绘归途中的情景、归家后的感受以及对自然生活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考。
三、重点词语解析
1. 归去来兮:意思是“回去吧”,是诗人表达回归田园的决心。
2. 悠悠:形容心情舒畅、自在。
3. 云无心以出岫:云朵无意间飘出山峰,比喻自然景象的随意与和谐。
4. 审容膝之易安:指只要有一小块地方就能安心生活,体现作者对简朴生活的满足。
5. 曷不委心任去留:为何不顺从内心,任凭自己的去留?
四、句子翻译与赏析
1.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译: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无法挽回,但未来的日子还可以努力追赶。
赏析: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反思与自省,表现出他面对现实的坦然与积极态度。
2.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译:云朵没有目的地飘出山峰,鸟儿疲倦了也知道返回。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归隐之意,也象征着他对自由与归属的渴望。
3.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译:树木茂盛地生长,泉水缓缓地流淌。
赏析:此句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出诗人归隐后心境的愉悦与安宁。
五、主题探究
本篇作品不仅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更是一篇充满哲理的人生感悟。陶渊明通过自身经历,表达了对世俗功名的否定,对自然与心灵自由的追求。他在辞官归隐的过程中,经历了内心的挣扎与抉择,最终选择了顺应本心的生活方式。
六、拓展延伸
1. 与陶渊明其他作品对比阅读,如《饮酒》《五柳先生传》等,进一步体会其文学风格与思想内涵。
2. 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陶渊明选择归隐的原因,探讨其人格魅力与精神境界。
3.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归去来兮”的理解,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思考。
七、课后练习
1. 背诵并默写《归去来兮辞》全文。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文言知识。
3. 撰写一篇读书笔记,谈谈你对陶渊明人生选择的看法。
八、教师寄语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体现。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这篇文章时,能够从中汲取智慧,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学会在纷繁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