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象棋活动的教案】一、活动名称:
《小小棋手,快乐对弈》
二、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初步了解象棋的基本规则和棋子名称,认识“将、士、象、马、车、炮、兵”等棋子的走法。
2. 能力目标:通过游戏形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专注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体验合作与竞争的乐趣,培养良好的比赛精神。
三、活动准备:
- 象棋棋盘(可使用自制或简易版)
- 象棋棋子(可用彩色卡片代替)
- 教学PPT或图片展示
- 小奖品(如贴纸、小印章等)
四、活动时间:
约30分钟
五、活动对象:
中班幼儿(4—5岁)
六、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你们有没有玩过下棋的游戏?”“你见过什么样的棋?”然后出示象棋图片,介绍象棋的基本结构,如棋盘、棋子,并简单讲解“红黑双方”的概念。
2. 认识棋子(8分钟)
通过多媒体或实物展示,逐个介绍象棋中的各个棋子名称及其走法。例如:
- “车”可以横着或竖着走,不限步数;
- “马”走日字形;
- “炮”吃子时中间要隔一个棋子;
- “兵”只能向前走,过河后可以左右走。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动作帮助幼儿记忆,比如模仿“马”的走法,让幼儿跟着做。
3. 游戏互动(10分钟)
开展“棋子大闯关”游戏,分为两组进行比赛。
- 每组派出一名代表,根据教师指令移动棋子,看哪组完成得又快又正确。
- 也可以进行“找棋子”游戏,教师说出一个棋子名称,幼儿迅速在棋盘上找到并指出。
4. 实践操作(5分钟)
幼儿两人一组,进行简单的对弈练习。教师在一旁指导,鼓励幼儿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 总结与评价(2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表扬积极参与的幼儿,并发放小奖品作为鼓励。
七、活动延伸:
- 在区域活动中设置“象棋角”,提供简易棋具供幼儿自由探索;
- 鼓励家长与孩子在家一起玩象棋,增进亲子关系;
- 后续可组织“象棋小能手”比赛,提升幼儿兴趣。
八、注意事项:
- 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幼儿误吞棋子;
- 引导幼儿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培养良好的体育精神;
- 对于个别理解较慢的幼儿,教师应给予更多耐心和鼓励。
九、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趣味性为主,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让幼儿初步接触象棋,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今后可根据幼儿的兴趣逐步增加难度,丰富教学内容,让象棋成为幼儿喜爱的一项传统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