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不群的成语及解释】在汉语中,成语是语言的精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有些成语虽然并不常见,但它们的独特结构和深刻含义却让人印象深刻。其中,“不群”这个词组虽然不常单独使用,但在一些成语中却起到了关键作用,用来形容人的性格、行为或品质与众不同。
以下是一些含有“不群”二字的成语及其解释,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些词语的用法与意义。
1. 卓尔不群
释义:卓尔,意为高超;不群,意为不与众相同。整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才德出众,超出一般人群,具有独特之处。
出处:出自《论语·子张》:“子曰:‘吾与点也。’”虽未直接出现“卓尔不群”,但后世多用此成语来形容孔子对曾点(即“点”)的赞赏,强调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例句:他从小就表现出卓尔不群的才华,令师长们刮目相看。
2. 孤高不群
释义:孤高,指清高、不随波逐流;不群,指不与众人同流合污。这个成语形容人性格孤傲、不愿与世俗之人同伍。
出处:该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中,如古代文人常用以形容自己或他人高洁的品格。
例句:他一生孤高不群,不慕荣利,最终在山水之间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3. 特立独行,不群于俗
释义:虽然这不是一个固定成语,但“特立独行,不群于俗”常被连用,意思是坚持自己的原则,不随大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出处:源自《礼记·大学》中“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后世引申为对独立人格的推崇。
例句: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特立独行,不群于俗,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4. 不群之志
释义:不群,指不与众人一样;志,指志向、抱负。这个词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有不同于常人的远大理想和追求。
出处:多见于古文诗词中,表达对高尚志向的赞美。
例句:他自幼胸怀不群之志,立志要成就一番事业。
5. 不群之士
释义:不群,指不与众人同流;士,指有才德的人。这个词语用来形容那些有才能、有操守、不愿随波逐流的人。
出处:常用于史书或文学作品中,描述那些有独立思想和人格的贤士。
例句:历史上不乏不群之士,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时代的发展。
总结
“不群”一词虽不常见于成语之中,但其蕴含的意义却十分深刻,往往用来形容那些具有独特个性、不随波逐流、才华出众的人物。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重视。
在日常生活中,若能恰当运用这些成语,不仅能提升语言的表现力,也能更准确地传达出对他人或自身品格的评价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