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手指歌》教案】一、活动名称:手指歌
二、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节奏与旋律,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2. 通过学习《手指歌》,锻炼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和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模仿能力,增强集体合作意识。
三、活动准备:
1. 音乐《手指歌》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2. 教师提前熟悉歌曲内容,并设计相应的动作。
3. 准备一些小道具(如手偶、贴纸等),用于增加课堂趣味性。
4. 教室环境布置温馨,适合幼儿进行肢体活动。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用亲切的语言引导幼儿进入活动:“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一首有趣的歌,叫做《手指歌》。大家先闭上眼睛,听一听这首歌的声音。”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
2. 学习歌曲(10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手指歌》,边唱边做简单的手势动作。例如:
- “一个手指点点点”——伸出食指轻轻点动;
- “两个手指弯弯弯”——双手并拢做弯曲动作;
- “三个手指捏捏捏”——双手合拢做捏的动作;
- “四个手指拍拍拍”——双手拍手;
- “五个手指张开开”——双手张开,像开花一样。
教师可以配合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鼓励他们大胆模仿。
3. 游戏互动(10分钟)
教师组织“手指变变变”游戏,让幼儿根据歌词内容自由发挥,用手指做出各种造型。例如:
- 用手指拼出“鸟”的形状;
- 用手指摆出“太阳”的样子;
- 两人一组,互相比一比谁的“手指动作”更有趣。
在游戏中,教师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参与感。
4.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今天我们学会了《手指歌》,还用手指做了很多有趣的游戏。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手指变变变’的游戏哦!”
同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小任务:让幼儿回家后给家人表演《手指歌》,并记录下家人的反应,下次带到幼儿园分享。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音乐为载体,结合肢体动作,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通过反复练习和游戏互动,幼儿不仅掌握了歌曲内容,还提升了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加入更多不同风格的儿歌,丰富幼儿的音乐体验。
六、注意事项:
1. 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幼儿因动作过大而受伤。
2. 对于个别动作不协调的幼儿,教师应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指导。
3. 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当调整动作难度,确保每位幼儿都能参与进来。
七、延伸活动建议:
- 在美工区投放彩色纸条、贴纸等材料,让幼儿制作“手指画”。
- 在语言区提供绘本《我的手指会跳舞》,进一步拓展幼儿的想象力。
- 在户外活动中开展“手指操比赛”,增强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通过本次《手指歌》活动,不仅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到快乐,也促进了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