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水调歌头(middot及明月几时有》课堂实录及教学实录)

2025-07-12 01:30:21

问题描述:

《水调歌头(middot及明月几时有》课堂实录及教学实录),急!急!急!求帮忙看看这个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2 01:30:21

《水调歌头(middot及明月几时有》课堂实录及教学实录)】【教学时间】2025年4月5日

【授课教师】李老师

【教学班级】初三(2)班

【教学内容】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一、导入新课

李老师走上讲台,微笑着环视全班同学,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一位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他曾经在中秋之夜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首词不仅写出了对月亮的赞美,更表达了他对亲人深深的思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细细品味这首经典之作。”

学生纷纷点头,教室里一片安静,气氛逐渐进入状态。

二、整体感知

李老师首先请学生朗读课文,一名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了整首词。其他同学认真聆听,有的还跟着轻声跟读。

接着,李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词的题目是什么?作者是谁?你从词中感受到了什么情绪?”

学生积极发言,有的说“感受到孤独”,有的说“觉得作者很怀念弟弟”,还有的说“觉得这是一首思乡的诗”。

李老师点头肯定,并补充道:“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节因思念弟弟而写的。他当时被贬到密州,远离京城,心中难免有感而发。”

三、文本分析

李老师带领学生逐句赏析:

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李老师提问:“这里的‘明月’象征着什么?”

学生回答:“可能代表团圆、美好。”

李老师进一步解释:“苏轼借明月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也寄托了对亲人的思念。”

2.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里表现出苏轼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李老师说道。

3.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学生讨论后认为,这句话表达了苏轼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

李老师总结:“这首词不仅仅是写景,更是抒情。苏轼在感叹人生无常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四、情感升华

李老师播放了一段关于中秋节的视频,画面中有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等场景,让学生们感受到节日的温馨氛围。

随后,李老师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你们有没有在某个特别的日子,因为不能回家而感到难过?有没有想过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学生纷纷举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有的提到国庆节不能回家,有的提到春节未能和家人团聚。

李老师鼓励道:“诗词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让我们的情感得到共鸣。希望大家以后也能尝试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

李老师布置了一个小任务:请同学们查找苏轼的其他作品,如《赤壁赋》《定风波》等,并选择其中一首进行简要赏析,下节课分享。

六、课堂小结

李老师总结道:“今天我们通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仅了解了苏轼的创作背景,还体会到了他的情感变化。诗词不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心灵的对话。希望同学们今后多读古诗,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情感体验与文本解读相结合。通过朗读、讨论、视频辅助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他们对古典诗词的理解与欣赏能力。同时,也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表达,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