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晷的意思(晷字的笔顺拼音及读音部首笔画)】“晷”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字,但在古文和一些特定语境中仍有使用。它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了解其含义、结构及书写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
首先,从字义来看,“晷”原指日影,是古代用来测量时间的一种工具,类似于日晷。在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太阳投下的影子来判断时间,这种装置被称为“日晷”,而“晷”字正是来源于此。因此,“晷”字的基本含义与时间有关,常用于表示时间的流逝或光阴。
接下来是“晷”的拼音和读音。它的普通话读音为 guǐ,声调为第三声(上声)。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方言或古音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发音,但在标准普通话中,应读作 guǐ。
从字形结构来看,“晷”字由两部分组成:左边是“日”字旁,右边则是“圭”字。因此,它的部首是“日”,总笔画数为 10画。具体笔顺如下:
1. 横
2. 竖
3. 横折
4. 横
5. 竖
6. 横
7. 竖
8. 横折
9. 横
10. 竖
书写时要注意左右结构的平衡,尤其是“日”字旁要写得紧凑,而“圭”字则需注意笔画的顺序和位置。
在现代汉语中,“晷”字虽然不常用,但在一些文学作品、诗词或历史文献中仍会见到它的身影。例如,“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中的“日月”有时也会与“晷”结合使用,表达时间飞逝之意。
此外,在书法创作中,“晷”字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文化内涵,也被一些书法家所青睐,成为展示汉字美感的一部分。
总结一下,“晷”字的含义与时间相关,读音为 guǐ,部首为“日”,总笔画为 10画。虽然它不是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的字,但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字演变的过程中,掌握这样的字词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