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课文原文】东汉末年,有一位名叫孔融的孩子,自幼聪慧过人,品行端正。他的父亲是孔子的后代,家中世代书香门第,家教甚严。孔融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懂得谦让与礼节。
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父亲拿出一盘梨子,让孩子们自己挑选。孔融年纪最小,却主动走到盘子前,拿起一个又小又不好的梨子,放在自己面前。其他兄弟看到后,都感到惊讶,纷纷问:“你为什么挑这么小的梨子?”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最小的梨子,大的应该留给哥哥们。”
父亲听了,非常欣慰,对孔融的谦让精神大加赞赏。他告诉家人:“孔融年纪虽小,却懂得礼让,将来必成大器。”
这个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文化中“谦让”美德的典范。它不仅讲述了孔融从小懂得尊重他人、礼让兄长的品质,也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礼仪和道德的传统。
在今天的社会中,孔融让梨的故事依然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利益时,应学会谦让;在与人相处时,应保持尊重与体谅。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每个人应当学习和传承的。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