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了解唐代诗人王维的生平及其诗歌风格。
- 掌握诗中重点字词的含义,理解全诗内容。
- 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情境创设和语言品读,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内涵。
-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厚谊。
- 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离别之情。
- 难点:体会“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深层情感,感受诗中的意境美。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多媒体课件、相关背景资料、朗读音频。
- 学生:预习课文,查阅王维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历过与朋友分别的时刻?那一刻的心情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引出“离别”这一主题。
接着出示课题《送元二使安西》,介绍作者王维,并简要说明这首诗的背景——送别友人前往安西都护府任职。
(二)初读感知(8分钟)
1. 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教师讲解诗题:“送元二使安西”意思是送别好友元二去安西任职。
(三)精读品味(15分钟)
1. 分句解析:
- “渭城朝雨浥轻尘”:清晨的雨洗去了尘土,空气清新。
- “客舍青青柳色新”:旅舍旁的柳树显得格外鲜嫩。
- “劝君更尽一杯酒”:劝你再喝完这杯酒。
- “西出阳关无故人”:出了阳关,就没有熟悉的朋友了。
2.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诗中的自然景色与情感氛围。
3. 讨论:“为什么诗人要在送别时劝友人再饮一杯酒?”
——因为这是最后一次相聚,也是最深情的告别。
(四)深入探究(10分钟)
1. 分组讨论:
- 诗中哪些词语体现了离别的不舍?
- 诗人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情感?(如借景抒情、以景衬情)
2. 教师总结: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烘托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惜别之情。
(五)拓展延伸(5分钟)
1. 播放古诗配乐朗诵,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
2. 鼓励学生尝试用现代语言改写这首诗,体会古今语言的差异与美感。
(六)作业布置(2分钟)
1. 背诵《送元二使安西》。
2. 写一段话,描述你想象中的送别场景,表达你对离别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
```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朗读、赏析、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情感内涵。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结合历史背景,增强学生对古诗文化内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