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十三经古注

2025-09-27 10:25:12

问题描述:

十三经古注求高手给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7 10:25:12

十三经古注】“十三经古注”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在汉唐时期所形成的注释体系,是研究中国古代思想、语言、文化的重要文献。这些注释不仅对经文进行解释,还反映了当时学者对经典的理解与传承方式。本文将对“十三经古注”的内容、特点及其历史价值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呈现主要经书及其代表性古注。

一、

“十三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等十三部儒家经典,而“古注”则是指东汉至唐代之间学者对这些经典所作的注解。这些注释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不仅帮助后人理解经文,也为后来的经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十三经古注”主要包括:

- 《周易》:王弼、韩康伯

- 《尚书》:孔安国、郑玄

- 《毛诗》:郑玄、毛亨

- 《周礼》:郑玄

- 《仪礼》:郑玄

- 《礼记》:郑玄

- 《左传》:杜预

- 《公羊传》:何休

- 《穀梁传》:范宁

- 《论语》:何晏

- 《孝经》:郑玄

- 《尔雅》:郭璞

- 《孟子》:赵岐

这些注释大多成于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以郑玄、王弼、杜预等人为代表,他们的注释风格各异,有的注重训诂,有的侧重义理,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学术思潮。

二、十三经古注一览表

经书名称 古注者 注释特点 备注
《周易》 王弼、韩康伯 偏重义理,语言简洁 魏晋时期影响深远
《尚书》 孔安国、郑玄 注重训诂,保存古文版本 孔安国为古文经学代表
《毛诗》 郑玄、毛亨 注释详尽,融合今古文 毛亨为先秦学者
《周礼》 郑玄 融合各家之说,系统性强 郑玄注为后世所宗
《仪礼》 郑玄 注解严谨,重视礼制 对礼仪制度有详细说明
《礼记》 郑玄 整理群经,集大成者 合并多篇,结构清晰
《左传》 杜预 注释详实,史学价值高 与《春秋》相辅相成
《公羊传》 何休 强调微言大义 公羊学派代表人物
《穀梁传》 范宁 注释简明,重义理 穀梁学派代表
《论语》 何晏 收录诸家注释,汇编成书 《论语集解》为后世典范
《孝经》 郑玄 注释通俗,强调伦理 儒家伦理思想核心
《尔雅》 郭璞 解释词义,语言学著作 我国最早训诂专书
《孟子》 赵岐 注释通俗,便于传播 为后世注释孟子奠定基础

三、总结

“十三经古注”不仅是古代学者对儒家经典的深入解读,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在语言、思想、历史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虽然随着时间推移,后世出现了更多注释和研究,但这些早期注释依然被视为研究儒家思想的原始资料,对于了解古代社会、文化和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以上表格可以看出,“十三经古注”涵盖了广泛的经书内容,每位注释者都有其独特的学术风格和贡献。这些注释不仅是学习儒家经典的工具,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桥梁。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