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驰蜡象成语的意思】“原驰蜡象”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描绘雪后山河壮丽的景象。它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词,原文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里的“原驰蜡象”形象地描绘了高原在雪中如白色巨象奔腾的景象。
一、成语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原驰蜡象 |
| 出处 | 毛泽东《沁园春·雪》 |
| 字面意思 | 高原像白色的象一样奔驰 |
| 引申含义 | 形容雪后山河壮丽、气势磅礴的景象 |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写自然风光,尤其是雪景或壮阔的地理景观 |
二、成语背景
“原驰蜡象”最早出现在毛泽东的诗词中,用以赞美祖国山河的雄伟和壮丽。其中,“原”指的是高原或广阔的平原,“驰”是奔跑的意思,“蜡象”则是指白色的象,比喻雪覆盖下的山川如同巨大的白象在奔跑。
这一句诗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豪情。因此,“原驰蜡象”不仅仅是一个形容词,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三、使用示例
1. 文学作品中:
“雪后初晴,群山如画,原驰蜡象,美不胜收。”
2. 日常表达中:
“站在山顶远眺,只见白雪皑皑,原驰蜡象,令人心旷神怡。”
3. 新闻报道中:
“近日北方地区迎来大范围降雪,山川披上银装,原驰蜡象,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四、总结
“原驰蜡象”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源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用来形容雪后山河壮丽、气势恢宏的景象。它不仅具有画面感,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在现代汉语中,它常被用于文学、艺术和新闻等领域,用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欣赏。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含义及用法,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它的文化价值,也能在写作和表达中更加灵活地运用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