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编号是什么组成的】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是医生执业的重要凭证,其编号具有唯一性和规范性。了解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编号的组成结构,有助于更好地识别和管理相关证件。以下是关于该编号构成的详细说明。
一、
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编号由多个部分组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信息:
1. 省级行政区代码:代表颁发证书的省份或自治区。
2. 考试年份:表示考生通过考试的年份。
3. 类别代码:区分不同类型的执业医师(如临床、口腔、中医等)。
4. 顺序号:用于标识同一类别下的考生顺序。
5. 校验码:用于验证编号的合法性,防止伪造。
这些信息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唯一且规范的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编号,便于管理和查询。
二、表格展示
| 编号组成部分 | 说明 | 示例 |
| 省级行政区代码 | 代表发证的省份或自治区,通常是两位数字 | 11(北京)、31(上海) |
| 考试年份 | 表示考生通过考试的年份,通常是四位数字 | 2023 |
| 类别代码 | 区分执业医师类型,如临床、口腔、中医等,通常为一位数字 | 1(临床)、2(口腔)、3(中医) |
| 顺序号 | 同一类别下考生的顺序编号,通常为五位数字 | 00123 |
| 校验码 | 用于验证编号是否有效,通常为一位数字 | 7 |
三、注意事项
- 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编号在全国范围内唯一,不得重复。
- 该编号可用于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进行真伪查询。
- 不同年份的证书编号格式可能略有变化,建议以最新官方规定为准。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编号的构成方式,有助于提高对执业医师证件的认知和管理能力。
以上就是【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编号是什么组成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