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
《少年闰土》(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鲁迅笔下闰土形象的鲜活与真实,体会童年生活的纯真与美好。
-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
理解“我”和闰土之间深厚的情谊,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 难点:
理解“我”的内心变化以及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内涵。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相关图片资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鲁迅的相关资料,完成预习作业。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 教师提问:“你有没有一个印象深刻的小伙伴?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伙伴,激发兴趣。
-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我’和一位小伙伴的故事,这篇课文是鲁迅写的——《少年闰土》。”
2. 初读感知(10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圈画不懂的地方。
- 教师抽查学生朗读情况,纠正发音,讲解重点词语。
- 提问:文中主要写了哪两个人物?他们的关系如何?
3. 精读感悟(20分钟)
- 分段阅读,引导学生找出闰土的语言、动作描写,分析其性格特点。
- 如:“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
- “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草灰来围起来,种出几粒‘水红花’来。”
- 小组讨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的哪些行为让你印象深刻?
- 教师总结:闰土聪明、勇敢、热情,是个充满活力的农村少年。
4. 深入理解(15分钟)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对闰土有那么深的感情?”
- 结合课文中的句子:“那一年,我十一岁,闰土才十岁。”
- 讨论:他们之间的友情为什么会如此深厚?
- 教师点拨:因为两人在童年时期建立了真诚的友谊,闰土给“我”带来了快乐和新鲜感。
5. 拓展延伸(10分钟)
- 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片段,了解其写作风格。
- 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展示旧时农村生活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 布置小练笔:以“我的小伙伴”为题,写一段话,描述你最熟悉的朋友。
6. 总结升华(5分钟)
- 回顾课文内容,总结闰土的形象特点。
- 引导学生珍惜身边的友情,感受童年的美好。
- 教师寄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故事,愿你们都能拥有像闰土一样真诚的朋友。”
六、板书设计:
```
少年闰土
闰土:聪明、勇敢、热情
我:好奇、羡慕、怀念
友情:纯真、难忘
```
七、作业布置:
1. 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2. 写一篇短文《我的小伙伴》,要求写出人物的特点和你们之间的故事。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和情感内涵。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和赏析能力,提升课堂的互动性与实效性。
备注: 此教案为原创内容,适用于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