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辅导记录表-】姓名:小明(化名)
性别:男
年龄:10岁
年级:小学四年级
家庭情况: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由祖父母照顾
辅导时间:2025年4月5日
辅导地点:学校心理咨询室
辅导老师:李老师
一、基本情况
小明同学在班级中表现较为内向,平时与同学交流较少,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质量一般。家长反馈其在家也表现出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发脾气,对陌生人较为抗拒。
二、心理状态分析
通过初步的交谈和观察,发现小明存在以下心理特点:
1. 情感依赖较强:由于长期缺乏父母陪伴,他对祖父母有较强的依赖感,但在面对陌生环境或他人时显得不安。
2. 自我评价偏低:在谈话中提到“我不行”、“我总是做不好”,表现出较低的自信心。
3. 社交能力较弱:在集体活动中不愿参与,与同学互动较少,容易产生孤独感。
4. 情绪表达不畅:遇到问题时倾向于压抑情绪,缺乏有效的情绪宣泄方式。
三、辅导目标
1. 建立信任关系,帮助小明逐步打开心扉。
2. 提升其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
3. 引导其学会合理表达情绪,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4. 鼓励其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改善学习态度。
四、辅导过程
本次辅导以倾听为主,采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引导小明表达内心感受。辅导过程中,小明起初较为拘谨,但随着话题深入,逐渐放松下来,开始谈及自己对父母的思念以及在学校中的困扰。
在辅导中,老师通过鼓励性语言给予肯定,并结合一些简单的心理小游戏,帮助他建立积极的情绪体验。同时,建议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增加亲子互动时间。
五、辅导效果
经过本次辅导,小明的情绪有所缓解,愿意与老师分享自己的想法。虽然仍有一些心理障碍需要持续关注,但整体表现出一定的进步意愿。
六、后续计划
1. 安排定期心理辅导,持续关注小明的心理变化。
2. 与班主任沟通,关注其在校表现,提供适当支持。
3. 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动。
备注:
本记录仅用于心理辅导内部参考,严格遵守保密原则,未经允许不得外传。
记录人:李老师
日期:2025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