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的黎明静悄悄】天还没亮,老赵就已经起床了。他摸黑走到院子里,轻轻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迎面扑来的是清晨特有的凉意。远处的山峦还笼罩在灰蓝色的雾气中,像是沉睡的巨兽,而村子里的鸡鸣声也还未响起。
老赵是个普通的农民,五十多岁,皮肤黝黑,常年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他的生活简单而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村里人都说他是个“老古董”,守着祖辈传下来的老规矩,不跟风、不折腾。可老赵自己却觉得,这样挺好。
每天清晨,他都会去地里转一圈。不是为了干活,而是为了看看庄稼长势如何,听听风吹过田埂的声音。他常说:“人活着,不能光靠吃饭,还得有点儿念想。”这话听起来有些奇怪,但村里人也都懂。
老赵的媳妇早些年走了,留下一个儿子,在城里打工。儿子每年回来几次,总是匆匆忙忙,连饭都来不及吃就走了。老赵从不抱怨,他知道儿子有儿子的苦处。有时候,他会在夜里点上一支烟,望着窗外的星空,心里默默想着儿子。
村里人对老赵的生活方式有些不解,觉得他太固执,太死板。可老赵并不在意。他说:“我这一辈子,就图个心安。”他喜欢安静,喜欢独处,哪怕是在最热闹的节日里,他也只是坐在屋檐下,看别人欢笑,听别人说话,自己却一句话也不说。
有一天,村里来了个年轻人,是城里回来的大学生,听说要搞什么乡村旅游。他找到老赵,说:“老伯,您这院子挺有味道的,要不要改造成民宿?”老赵笑了笑,摇摇头:“不用了,我这老骨头,住这儿就行了。”
年轻人走后,老赵坐在院子里,望着天边泛起的鱼肚白。他知道,自己这一生可能不会有什么大起大落,但他活得踏实,活得真实。他不羡慕别人,也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黎明静悄悄,老赵依旧在院子里走动,像往常一样,没有喧嚣,没有张扬,只有那一份属于他的宁静与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