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理解性默写附答案-20211208225536】《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沉的情感和凄美的意境著称。这首词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语文考试中常考的篇目之一。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首词的内容与思想内涵,以下提供一份关于《虞美人》的理解性默写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式默写(根据上下文填写诗句)
1. 春花秋月何时了?__________。
2. _________,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3. 雕栏玉砌应犹在,__________。
4. 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
5. 东风旧时还吹过,__________。
6. 离恨恰如春草,__________。
7. 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8. 人生若只如初见,__________。
9. _________,往事知多少。
10. _________,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二、理解性默写(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句子)
1. 李煜在词中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的句子是:__________。
2. 表达诗人内心痛苦与无限哀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
3. 描写故国宫殿依旧存在,但人事已非的句子是:__________。
4. 抒发亡国之痛与人生无常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
5. 表现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短暂的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
1. 《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象征着什么?为何作者会发出“何时了”的感慨?
答:春花秋月象征着美好的自然景象和人生的欢乐时光。然而,对于身处囚禁之中的李煜来说,这些景物反而勾起了他对昔日帝王生活的回忆,也让他感受到现实的残酷与无望,因此发出“何时了”的感叹,表达了他内心的痛苦与绝望。
2.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诗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愁”比作“一江春水”,形象地表现了愁绪的绵长不绝、无法遏制。同时,“向东流”也暗示了愁绪的不可逆转与持续不断,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
四、参考答案
一、填空式默写
1. 往事知多少
2. 不堪回首月明中
3. 只是朱颜改
4.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6. 更行更远还生
7. 雕栏玉砌应犹在
8. 何事秋风悲画扇
9. 春花秋月何时了
10.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二、理解性默写
1.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2.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4.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5.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三、简答题(略)
通过以上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虞美人》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提升语文素养与古诗词鉴赏能力。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细细品味李煜笔下的情感世界,感受中华古典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