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三字经》全文】《三字经》是一部历史悠久的启蒙读物,自宋代以来广泛流传于中国各地。它以简短、押韵的三字句式编排,内容涵盖历史、文化、道德、礼仪等多个方面,是古代儿童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教材。
《三字经》虽名为“儿童”,但其内容却蕴含深刻的哲理与教育意义,不仅适合年幼的孩子诵读记忆,也对成年人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全篇文字精炼,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和背诵,因此在传统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
以下为《三字经》的全文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而伦明。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当师叙,宜勉力。
若广学,惟恐多。
但略说,能知大。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
著六官,存制度。
礼乐备,王道成。
孔子出,入太庙。
我仲尼,师郯子。
古之贤,今之师。
作春秋,寓褒贬。
别善恶,明是非。
若梁灏,八十二。
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老,犹悔迟。
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
泌七岁,能赋棋。
彼颖悟,人称奇。
尔幼学,当效之。
蔡文姬,能辨琴。
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
尔男子,当自警。
唐刘晏,方七岁。
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已仕。
尔幼学,勉而致。
犬守夜,鸡司晨。
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
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
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
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赢。
我教子,惟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
《三字经》不仅是儿童启蒙教育的经典,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诵读与理解,孩子们可以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